Saturday, 31 October 2009

主动

喜欢一个人应该要主动采取行动?
许多人都会赞成吧!!
现实中往往考量点不少,
太直接了会不会吓到对方?
但是,与其暗自猜测将来未发生的,
主动出击至少可以取得先机,
决定下一步的走向!

失败了惟为可惜,然而至少得到明确答案,
免得蹉跎时光,日夜心理徘徊揣测。

不踏出第一步尝试,没付出也没资格要求收获。
总等到失去了才痛恨懦弱的心态,
让别人来同情,自己在舔伤口,
勇气留作忍受和缝补痛苦的创伤,
却没有运用在适当的时机。
虽然用上了却失败了,但是遗憾总好过追悔莫及吧!

很多人都可以轻易的说出这堂皇的词语,
却又有一群人被爱情搞到头昏脑胀。
因为爱情有时候真的很伤人
有时候主动追求人,却会令对方讨厌你,甚至关系倒退。
爱情没有保险,更加没有绝对平等,主动做了而失败也不代表会有补偿或安慰。

有者更奇怪的是明明就是喜欢对方,可是却不敢承认。
固中原因为何?

Saturday, 17 October 2009

后现代前卫的古装

曾经因为对华人传统服装(汉服),所以阅读相关方面的网站。
制作讲究严谨的古装剧里,时常都可以看见很多美丽的汉服(不包括清装)。
古代的汉服一点都不比日本的和服以及韩国的韩服逊色,
相比较之下,更加多姿多彩,变化多端。

可惜一般的古装剧里面,只可以看到很多没有读过历史的“服装师”,
设计出一套又一套千奇百怪,比现代还要现代 的前卫服装,
只可能在Costume比赛,或时装T字台才看得到的元素都一律拼贴上去。
 比起了日本的大河剧还有韩国的古装剧。
他们的服装制作严谨 ,用料严格,
不会把大戏里面的织锦缎,丝绸等亮色布料都用上,
颜色还大花大彩的,像个戏子一样。
看得我是心疼又好笑 。

这些另类的古装剧造型,可以说是人类智慧与想象力充分发挥的表现,
现代剧造型都不见得有这么天马行空;
同时也是对我们视觉的严重冲击:养眼或虐待。
总体来说成功的几率不高,
下面我们就以纯娱乐的角度看下一些经典的“后现代古装”


大S身上的“一件式”+“亮片”人鱼装

 
外星球来的??还是古代的Power Ranger ??



这一张堪称经典啦,牧羊仙子下凡吧!!


这的是完全变形的了,肩膀那么多布环,是爬山装?
身上穿的是乞丐的破衣补丁?


两支发条直插,你是机器人?
要不然的话,那饰品工匠的手艺太差了,只能做那么“粗大”的烂品
 
腰带在现代恐怕都找不到,整个好像海洋生物一样,硬要配一个狐狸皮草,
发簪都是海边拾回来的吧


左边的是西洋留学回来的巫婆,
右边也是留洋回来的屠龙勇士


野猪的鬃毛发型?你饰演山猪精?


绝了,蕾丝,铝线,塑胶珠子,
一脸的鬼妆,你留待明年中元节才出来吧。
 
大概是去了非洲电头发回来


花盆没有地方摆,也不要放到头上去。


我倒>.<, 一Pek屎在头上

T-back拆开了挂在胸前罢了,你以为我不知道?
蕾丝桌布当披风,现代乳罩挂上胸。



好雷啊,山寨版七星女战士 -中国的Sailormoon


联合国战士,那个头报到这样让我想起十字军东征,
头上的铁架是打棒球用的?身上的围甲好像在日本剑道看过hor...
 
这个好象是Cinderella 的仙女头戴哦!!


里面穿着白雪公主灯笼袖?还穿着公主裙?
还梳着新疆小辫子、带着藏族项链、身穿盔甲,
你是公主+勇士的臭阿瓜??

网球帽是中国人发明的,赶快申请专利吧


老是要把破布穿上,犯贱。

 
自己评说他的头发吧,无言了
 
西门吹雪,我呸!!!
根本就是欧阳峰走火入魔了

真的是见鬼了



Friday, 16 October 2009

科技拉近了距离,疏远了关系?

最近,看了几篇朋友的blog,都在感叹好朋友难求,
身边的所谓“朋友”如过江之鲫,来去无痕,烦不胜数,
自己也不记得当中的多少位。
自己思量了几次,从以前的一个辩论题目得到了一些见解,
觉得这应该很大关系在于现代的交友方式和科技的便利。
从古时候的书信和见面两种交朋友方式,
演变至现在网络,电话交友等等。

风靡全世界的Facebook,这一种网络交友方式的确为我们突破了许多地理上的限制。
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认识来自世界每一角落的朋友,
无论那是远在数千公里外,或者近在百尺之内,
什么家庭背景或者年龄等等,
只要他可以跟你用同样的语言交流。

朋友的网络好像蜘蛛网一样辐射扩张出去,
但是,实际上之间的联系并不牢固。
相反地是如同泡沫一样,
越变越大也就越来越脆弱。
泡沫的水分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美丽的水泡,
就像很多人痴迷的朋友数目一样,越多就越自豪。
但是这当中的认识只是一个偶然,
有多少的‘水分子”是可以互相牢牢的衔接着其他的“水分子”,
即使“泡沫”网络不存在了,依然可以形成紧密的水滴,不分开??

电话通讯网络的也一样,当中很多人互相认识了之后,
交换了号码,说好保持联络。
很奇怪的,这当中很多号码只是尘封在电话里面的联络簿而已,
当中有多少是繁复或偶尔有联系的??
电话号码的多少也成为了收藏品而已,
没有多少个人会记得对方的号码,
真正可以记得的,恭喜啦,
他们当中很大机会就是你的好朋友。

现代人相互疏远,人情淡薄。
很多人宅在家里,面对着电脑来跟外界联系。
时常面对着电脑,慢慢的被“它”俘虏,成为了你身体的沟通工具,
想你的口和大脑一样,不可分割。
即使只是和相隔不遥远,依然习惯通过电脑沟通。
习惯了文字和视讯影音的间接交流,
当见了面,反而不如网上那般亲密,
言语生硬,面部表情讲话,身体语言不协调了,
相处的气氛增加了尴尬的成分。

古人的交友为什么可以那么的深以及长久?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缺乏的交通上的便利,不能随时都跟远地方的朋友聚会,
缺乏了通讯上的联系,不能马上得知远方朋友的近况,
缺乏了无限制交友的科技,只能够认识有限的人。
正可能是因为这样,他们谨慎的交友,
可以从有限的人当中,筛选出跟自己合得来的朋友。
离别后,不知何年何月可以在重逢,
而有了“西出阳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类的情感,
特别珍惜朋友间的关心和相聚的时刻。
靠着生活中的方式认识了同样关联的人,
相互有了共同的情感和生活背景的熟悉,
互相依靠和信赖的程度也增加了。

科技真的是帮我们把遥远的距离缩短,跟远方的人联系的更紧密吗?
也许我只能说,地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心理关系上的距离扯远了,或者有了莫名的隔膜。
宅男宅女将继续躲在自己的窝里面交朋友,成为了蜗牛,
再靠近都有隔阂在其中。

Tuesday, 13 October 2009

最后的校园时光





















转眼间, 大学生活就快来到了最后的一的学期了,
那个刚入学懵懂的模样仍然清晰在那还回绕。
大礼堂里面听着催眠讲座时睡了多少个小时,
现在还是可以清晰记得。





















不知不觉的,在一次又一次重复着上课,下课,读书备战,考试,打game,上网......
参与那大大小小校园社团活动,演出,生活营......
这一切很快的就要画上句点了。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两年半的时间里,参与过的活动不算多。
衡量这一切的是因为自己原本憧憬的大学生活其实是更加多姿多彩的,
刚踏入校园的时候,原本想要加入这,参与那的。
但是,自己的个性有羞涩的坏处,
关键时刻往往都“缩沙”了。
看着时间日复一日的过去,这一切只能继续保留在心里面成为不能实现的梦。

还剩下短短的半年,可以为大学生活的结局留下怎样的伏笔呢?
不怕辛苦埋首书堆,拼了一切专注于学业上的高分?
尽情挥洒青春校园的最后时刻,和朋友们一起搞很多的团体活动?
跟大伙一起去爬山(真的很想在今年尾前做到)
到海边去搞篝火会(哦,感觉很不错咯,要plan一下)
齐聚大伙数十人一起倒数节日(哈哈,做过了,海上哦了报纸封面头版)
旅行(这不用说,几乎都在实行中)





















或者是挑战一下“校园探险”?
偷进果园采水果(好像很多senior都做过)
环绕大学每一个角落留下足迹(UPM真的很大,走得完也是项挑战)
漏夜潜出校园去玩(做过了)




把握在校园里的剩余时间,和朋友们相聚的时光逐渐减少中,
珍惜每一个朋友在你大学生活里的一点一滴记忆。


也许各位还有更多的好活动可以推介,
希望各位大大给予你们的经验和建议,
让我的校园生活留下最后一幕又一幕美好的难舍回忆!!